斗百花 · 紫菊

点缀寒烟紫雾。掩映晴霞红树。鲜鲜露浥胭脂,采采风摇燕羽。助却秋容,妆点冷澹时光,秾艳萧条园圃。
篱下闲成趣。胜占春华,争奈青霜偏妒。瑟瑟萧萧,颜色尽教收去。把酒看花,悠然明月黄昏,为惜朝风暮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斗百花·紫菊》是明代高濂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紫菊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秋日中的独特景象,展现了其傲然不屈的精神。下面将详细介绍《斗百花·紫菊》:

  1. 创作背景:《斗百花·紫菊》的创作背景与高濂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高濂,字深甫,号端南,又号湖上桃花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不仅擅长戏曲创作,还工于诗词,尤以词作见长。《斗百花·紫菊》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2. 词句赏析:高濂在《斗百花·紫菊》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生动活泼,富有艺术美感。例如,“鲜鲜露浥胭脂”形象地描绘了紫菊花瓣上露珠的晶莹剔透和色彩的艳丽;“瑟瑟萧萧”则巧妙地传达了秋风拂过时菊花随风摇曳的优雅姿态。
  3. 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主题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菊花坚韧不拔生命力的颂扬。通过紫菊这一意象,作者表达了对生命顽强精神的敬仰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4. 文化价值: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斗百花·紫菊》不仅是高濂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明代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和文人的生活态度,对于理解明代文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5. 艺术特点:高濂的词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他善于运用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词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6. 历史影响:尽管《斗百花·紫菊》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但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是高濂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文献资料。

《斗百花·紫菊》不仅是高濂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明代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