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治药砍云根,枵腹中容海月吞。
捣过砂床剩朱糁,炼余石髓腻青痕。
无铭错认周王鼓,有窍真移玉女盆。
抱疾人来识清杵,数声遥在杏花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人治药砍云根,枵腹中容海月吞。
捣过砂床剩朱糁,炼余石髓腻青痕。
无铭错认周王鼓,有窍真移玉女盆。
抱疾人来识清杵,数声遥在杏花村。
分得药臼谢医”是一首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苦昼短》一诗的诗句。这首诗是李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作者:李贺(约790年-约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颇大。
诗歌原文:《苦昼短》
春昼短,春夜长,
春时失眠,梦不成双。
身在花丛中,却心向明月,
夜夜思归,却无路可走。
主题:这首诗以春日的短暂和夜晚的漫长为主题,通过描写诗人在花丛中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李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春昼短”、“春夜长”、“身在花丛中”,以及“夜夜思归”等,形成了独特的意境。他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分得药臼谢医”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