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卧病

雨满疏灯风满堂,呻吟聊复对蛩皦。
老人衣服秋偏早,多病衾裯夜转长。
客有遗蓍因习卦,家无储药且看方。
辟除苦望登高节,可奈茱萸未拆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卧病》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张羽所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羽(字来仪),江西九江人,元末避乱居湖州,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后来升任吴中,与高启等为诗友,在明初举贤良,未被采纳后投水身亡。张羽以文章精洁有法著称,尤长于诗。
  1. 诗歌原文
    清斋夜方寂,卧病谁相亲。
    秋萤如有意,殷勤来照人。

  2. 诗歌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清斋夜方寂”形容夜晚的清静,而“卧病谁相亲”则透露出无人问津的凄凉。
  • 意象生动:“秋萤如有意,殷勤来照人”利用秋萤这一意象,赋予其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歌显得更有生命力。
  • 风格简练:全诗语言简练,用字精炼,展现了元末文人特有的风格。
  1. 创作背景
  • 张羽在元末战乱时期,因避乱居湖州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命运感慨。
  • 此诗可能是在某种特定心境下创作的,如孤独、忧郁或对生命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境悠远:《秋夜卧病》通过简洁的文字构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 象征手法:诗中的“秋萤”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追求或寄托。这种象征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除了以上关于《秋夜卧病》的介绍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诗歌鉴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语言风格:分析张羽使用的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是否符合当时的文学风格。
  • 情感表达:理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否真挚且能引起读者共鸣。
  • 意象运用:探讨诗中的意象选择,如“秋萤”的选择是否富有象征意义。

《秋夜卧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不仅因为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因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和社会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