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北新筑水亭

开竹移幽径,结茅占碧湍。
鱼苗惊乍暖,燕子送轻寒。
野外留江槛,檐前护药栏。
卜邻惟有仲,晨夕数相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舍北新筑水亭》是明代诗人陶益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陶益(约1470年—1529年),字子声,号六逸,江西南昌人。明朝著名文学家,与杨慎、高启、宋濂合称“明四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1. 作品原文
    开竹移幽径,结茅占碧湍。鱼苗惊乍暖,燕子送轻寒。
    野外留江槛,檐前护药栏。卜邻惟有仲,晨夕数相欢。

  2. 作品赏析

  • 自然描写:《舍北新筑水亭》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开竹移幽径、结茅占碧湍等动作,生动地勾画了水亭周围的自然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和谐的自然之中。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鱼苗受惊、燕子送寒等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 人文关怀:诗中的“卜邻惟有仲”可能暗示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通过与邻居仲的交往,诗人在平淡的日常中找到了生活的慰藉和快乐。这种人文关怀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价值和人文意义。

《舍北新筑水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蕴含着诗人深厚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陶益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素养,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