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三更梦故乡,分明记得旧桥庄。
窗儿隔水千花合,亭子迎风八桂香。
理客钓丝情共适,宜人棋局兴偏长。
醒来又在江湖上,吹剑樽前漫举觞。
识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识梦》是明代诗人陶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识梦》的作者是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他的祖籍为郁林人,但后来附籍于新会。陶益在明代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六五)以明经的身份被授为江西永新训导,并且他有着深厚的读书背景,精于易通理,并曾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建樾墩书屋,在其中阅读和学习。
诗歌原文:梦向天边折玉莲,玉莲化作一髯仙。人间此梦诚何梦,疑是濂溪托旧缘。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梦境中的神秘景象,梦中的玉莲折断后化作了一髯仙的形象。诗句中的“梦向天边折玉莲”意味着梦幻与现实交织,而“玉莲化作一髯仙”则可能象征着梦境与现实的转化和转换。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于人生、宿命或命运的思考。
《识梦》不仅是陶益个人文学创作的体现,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识梦》的了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时期的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哲学观点。《识梦》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