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西陵馆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次西陵馆》是明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战争后社会的荒凉与客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背景:《晚次西陵馆》的作者高启,字季迪,号槎轩,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元代末年,他隐居于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他的诗作在元末明初享有盛名,被后世誉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除了诗歌创作,他还与杨基、张羽和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共同展现了明初文人的风采。

  2. 诗歌原文: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3. 主题解析: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战后荒芜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旅途孤独感受的表达。通过“匹马”和“萧萧逐转蓬”等词汇,诗人传达出一种旅途中的凄凉与不安,同时也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末尾两句“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晚次西陵馆》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文本。通过对该诗的阅读和分析,人们不仅能领略到诗歌本身的美妙,还能深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