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晚次西陵驿,先写出诗句,再写出译文”,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翻译,同时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最后分析诗句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2)
赏析:此诗首联写景,“匹马倦嘶风”写旅途之苦,“萧萧逐转蓬”写旅途之险,颔联写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颈联写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尾联写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诗人以“晚”字起笔,一开篇便点明了“次”的意思,点出了时序——黄昏时分。“匹马倦嘶风”,马是远行之人的伴侣,它伴着诗人长途跋涉,一路奔波。而“匹马”与“倦嘶风”又为下文的抒情渲染了氛围。“萧萧逐转蓬”一句,诗人由马联想到蓬草随风飘荡,从而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旅途之艰辛。颔联承前启后,从时间方面交代了此行的缘由——“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写出了空间的变化。“地经兵乱后”,说明诗人的家国已非往日可比,“岁尽客愁中”,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颈联写景,“晚渡”指傍晚渡河,“潮急”即潮水上涨得很快,“寒山”指的是荒废冷清的驿站。“寒山”两字写出了环境的凄凉。尾联是全诗感情的升华,“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一句,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悲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相照”即相互映照,这里指月光映照着江水波光粼粼,照亮了归途。
【答案】
①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②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③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④可怜今夜月
,相照宿江东。
赏析:此诗首联写景,“匹马倦嘶风”写旅途之苦,“萧萧逐转蓬”写旅途之险,颔联写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颈联写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尾联写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诗人以“晚”字起笔,一开篇便点明了“次”的意
思,点出了时序——黄昏时分。“匹马”与“倦嘶风”又为下文的抒情渲染了氛围。“萧萧逐转蓬”一句,诗人由马联想到蓬草
随风飘荡,从而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旅途之艰辛。颔联承前启后,从时间方面交代了此行的缘由——“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两句诗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写出了空间的变化。“地经兵乱后”,“地”指国土,“经”是经过的意思,说明诗人的家国已非往日
可比,“岁尽客愁中”,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颈联写景,“晚渡”指傍晚渡河,“潮急”即潮水上涨得很快,“寒山”指
示荒废冷清的驿站。“寒山”两字写出了环境的凄凉。尾联是全诗感情的升华,“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一句,诗人借景抒
情,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悲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相照”即相互映照,这里指月光映照着江水
照亮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