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先从天上来,花枝尽发凤凰台。
不知别后乡园树,寂寞书窗开未开。
见花忆故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见花忆故园》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作者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介绍: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明苏州府长洲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高启的诗才横溢,尤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见长,其文亦颇具才华,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他博览群书,工于史,被时人誉为元明之间一位大家。
诗歌原文及翻译:《见花忆故园》,此诗通过观察春花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色先从天上来,花枝尽发凤凰台。”这两句表达了春天来得如此迅速,花朵盛开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诗人紧接着转入了沉思:“不知别后乡园树,寂寞书窗开未开。”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孤独时,无法看到家乡的花开,只能想象着家中书桌前的窗户是否也开放了春光。
创作背景:高启在明朝初期的政治动荡中经历了不少磨难。洪武初年,由于参与修撰《元史》,高启被授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但后来因为一次政治失误,高启被牵连,被迫辞官归隐至故乡。
文学鉴赏:《见花忆故园》不仅展现了高启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情感变化。
历史影响:《见花忆故园》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初期的诗歌风貌,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高启的这首诗成为了后世研究明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其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见花忆故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