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省郎东归二首

金陵儿女踏春阳,金陵客子正思乡。
一杯况复春将去,目断飞花江水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是明代著名诗人高启的作品。以下是对这组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高启生平: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凤霞子,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尤以诗歌和骈文闻名于时。在元末明初,高启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被尊为“南杨北孔”,与杨维桢、方孝孺并称。
  • 时代环境:此诗作创作于明洪武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启通过自己的作品抒发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1. 诗词原文
  •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之一:“桃叶渡头闻唱歌,孤帆欲发奈愁何。”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悲凉画面。诗人站在渡口,听到远处传来歌声,心中充满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之二:“金陵儿女踏春阳,金陵客子正思乡。”这首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看着金陵的儿女们在阳光下欢快地行走,自己却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无尽的思念。
  •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之三:“一杯况复春将去,目断飞花江水长。”在这最后一句中,诗人感叹春天即将离去,而自己却无法与之相随。江水流淌,花朵飘散,都显得如此短暂,而自己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1.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高启的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例如,“桃叶渡头”不仅指地名,也象征着人生的转折和离别;“孤帆欲发”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 主题思想:通过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普世情感。这种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找到共鸣和慰藉。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不仅是高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感受的艺术表达。在欣赏这些诗歌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