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雨过春波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
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塔船头看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启的《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是一首描绘春天江南水乡风貌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古诗。这首诗全文如下:“雨过春陂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塔船头看渐长。” 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生平
  •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学者,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雨过春波柳浪香”:描述了雨后春波荡漾的情景,柳树随风摇摆,散发出阵阵香气。
  • “布帆归缓怕斜阳”:诗人乘坐的布帆缓缓归航,担心夕阳西下而感到恐惧。
  • “渔人为指江城近”:一位渔夫在岸边指向远处的城市,说明诗人已接近目的地。
  • “一塔船头看渐长”:站在船头望向远方的一座塔,随着视线的延伸,塔渐渐显现。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动感的水乡画面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 意境深远:诗中的“一塔船头看渐长”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通过对《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这首古诗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它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高启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