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乘春豫,看山更蹑云。
旌旗沿树入,钟磬隔林闻。
瀑落山飞白,烟消气结文。
题诗青壁勒,人拟鲍参军。
春日游仙岩次僚长张虚山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游仙岩次僚长张虚山韵》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出自《王子安集》。
原文: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湖。
紫艳红轻染,青峦碧岫隅。
桥形通野色,树影向江隅。
鸥鸟忘机侣,沙鸥避钓须。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春日游仙岩的美景。诗中通过对仙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绪。
首联“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湖”两句,描绘了一幅游人登山赏景的画面。诗人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湖,形象地描绘出游人在春日里登山赏景的情景。这里的”披襟”和”列籍”,既形容游人的衣着打扮,又写出游人在欣赏美景时的轻松愉悦之情。而”春湖”则指的是周围的湖泊,诗人站在湖边,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美丽的景色。
颔联“紫艳红轻染,青峦碧岫隅”两句,则是对仙岩景色的具体描绘。诗人用”紫艳红轻染”来形容春天里桃花、梨花等花朵的颜色,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青峦碧岫”则指的是周围的山峰,诗人用”隅”字来形容山峰在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美丽。
颈联“桥形通野色,树影向江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游人所处的环境。桥形通野色,是指桥梁连接着田野与湖泊,将自然景色紧密相连。而树影向江隅,则是指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之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尾联“鸥鸟忘机侣,沙鸥避钓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鸥鸟忘机侣,是指鸥鸟忘却了人间的纷争和名利,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而沙鸥避钓须,则是指沙鸥为了避免人们捕捉它们,总是选择躲藏在水草丛生的地方。这两句诗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鸥鸟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春日游仙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