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陵

片月青山外,遥灯绿树中。
马蹄知熟路,人语杂回风。
台殿参差出,冠裳仿佛同。
穹碑犹入望,挥涕忆神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陵》是唐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一篇诗作。下面对《下陵》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下陵》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何景明,他的生平和创作都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志趣和追求。何景明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授职中书舍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与画家。其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书法和绘画领域也颇具影响力。

  2. 诗歌原文:诗中“仙阶瑶砌雨如膏,大飨初成月正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面,而“夜静溪声传水乐,山空天籁奏松涛”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3. 艺术特色:何景明的这首《下陵》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这种艺术处理方式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又传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4. 历史背景:《下陵》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首诗作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孕育而出的。

何景明的《下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艺术佳作。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夜晚景象,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美的享受,也能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