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阶瑶砌雨如膏,大飨初成月正高。
夜静溪声传水乐,山空天籁奏松涛。
参差灯烛趋群从,次第官僚备列曹。
更许乘骢向归路,一宵清境不知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夜晚氛围。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下陵:
- 译文:在山下的陵墓或山中。
- 注释:这是对诗题“下陵”的解读,暗示这可能是作者游览的地点之一。
- 赏析:通过使用”下陵”,诗人可能正在描写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独自行走在山林间,或者与朋友一同前往某个特定的地点。
- 仙阶瑶砌雨如膏:
- 译文:仙人的台阶上铺满了像油膏一样的青苔。
- 注释:这里的”瑶”指的是玉石,”砌”是台阶。”膏”是一种油脂状的物质。整句描述了一个被雨水滋润得如同涂抹了油膏一样的场景。
-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点比作油脂,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青苔覆盖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雨后的清新和生机。
- 大飨初成月正高:
- 译文:在大餐(宴)刚结束的时候,月亮已经高挂在空中。
- 注释:”飨”意为宴会,此处应为宴集之意。”初成”可能是形容宴会刚刚结束。”月正高”表示月亮升得很高。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夜晚,宴会刚刚结束,月亮高悬天际,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夜静溪声传水乐:
- 译文:夜深人静时,溪水的声音传来了美妙的音乐。
- 注释:这里的”水乐”可以理解为水流的声音或者水边奏乐。
-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幽静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山空天籁奏松涛:
- 译文:山间空旷,天空中的自然声响像是在演奏松涛。
- 注释:这里的”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奏”是播放的意思。而”松涛”则是用来形容松树发出的沙沙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间自然景观的画面,山间空旷,天空中传来了自然的声音——松涛,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
- 参差灯烛趋群从:
- 译文: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灯笼和蜡烛闪烁不定,人们纷纷前来。
- 注释:这里的”参差”指的是形态各异或参差不齐的意思。”趋群从”可以理解为趋附、跟随的意思。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节日或庆典的场景,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各式各样的灯烛,欢聚一堂,展现出一派喜庆热闹的氛围。
- 次第官僚备列曹:
- 译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官员们依次排列在办公的地方。
- 注释:这里的”次第”指的是顺序或次序。”曹”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单位或部门。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官场中的一种秩序井然的场景,官员们按照规定的顺序和程序进行工作,表现出了官场的严谨和有序。
- 更许乘骢向归路:
- 译文:更可以骑马沿着归途前行。
- 注释:”更许”表示允许的意思。”乘骢”指的是骑着骏马。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向往和期待,展现了其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 一宵清境不知劳:
- 译文:这一夜清净宁静,我无需感到劳累。
- 注释:这里的”清境”指的是宁静的环境或境界。”不知劳”表示不需要担忧或烦恼。
-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再为琐事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