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水沉销活火,冰簟受南风。
鸟背层霄外,龙腥古钵中。
晚凉频徙倚,村郭失西东。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水沉销活火,冰簟受南风。

  • “水沉”:一种中药材的名称,可以泡水饮用。
  • “销活火”:消除火焰。
  • “冰簟”:用冰制作的席子,凉爽舒适。
  • “受南风”:受到南方吹来的风。

鸟背层霄外,龙腥古钵中。

  • “鸟背”:鸟的背部,这里可能指的是鸟儿飞翔于天际的景象。
  • “层霄”:高空的意思,形容鸟儿飞得很高很远。
  • “龙腥”:传说中龙的呼吸有腥气。
  • “古钵中”:古老的酒壶里散发出的气味。

晚凉频徙倚,村郭失西东。

  • “晚凉”:傍晚时分的凉爽。
  • “频徙倚”:多次移动身体以适应凉意。
  • “村郭”:村庄和城墙。
  • “失西东”:失去了方向感,形容天色已晚,视线模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登上高阁,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的清凉和宁静。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鸟背层霄外,龙腥古钵中”等意象,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