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涯客,相依愿好邻。
楼台残夜月,梅柳隔年春。
契谊怜知己,驰驱愧此身。
浮云终日事,偏感异乡人。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我因自己不能和好友并肩同行而感到惭愧。

浮云终日事,偏感异乡人:浮云:比喻世事变化莫测;终日事:整天所干的工作;偏感异乡人:偏感:特别感到;异乡人:指外地来的人,这里指自己。意思是说自己整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特别感到异乡之人。

【赏析】

《晚过元明新居》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表达了作者在朋友的居处作客时,感慨岁月流逝,人事无常,同时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全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从“岁暮”写起,到“残夜月”收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朴实无华,但含蓄蕴藉,意味悠长。

首句“岁暮天涯客”,直抒胸臆,点明题旨:“岁暮”是说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一年将尽之时,“天涯”则表明作者此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他乡度过了一个旧年的最后时刻,现在又将步入新的一年。这一句是第一层意思,下面三句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第二句“相依愿好邻”,承上启下,由“岁暮”过渡到“新居”。“相依”是“岁暮”的具体表现,“愿好邻”说明“相依”的目的。这句的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与你成为亲密无间的邻居。“相依”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也表现出他对未来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第三句“楼台残夜月”,承接第二句,描写了“新居”的环境。“楼台”是“新居”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新居”的主要景观之一。“残夜月”则形象地描绘了“新居”夜景的美丽和宁静。这句是第四层意思。

第四句“梅柳隔年春”,承上启下,进一步描写了“新居”的环境。“梅柳”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代表着生机和活力。这句的意思是:在这“新居”之中,我仿佛看到了那盛开的梅花和垂柳,它们仿佛也在向我招手示意,欢迎我的到来。

第五句“契谊怜知己”,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之间的友谊的认可,更是对我们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和表达。

第六句“驰驱愧此身”,是全诗的收束之笔。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我自身的原因,不能和你并肩同行,因此感到十分惭愧。这里的“驰驱”指的是奔波忙碌,“愧此身”则是指因为自己的疏忽和大意而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或达到预期的目标。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与朋友共度佳节的愧疚之情。

第七句“浮云终日事,偏感异乡人”,是全诗的总结之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但我却特别感受到那些来自远方的人的情感和思绪。这里的“浮云终日事”指的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而“偏感异乡人”则是指那些来自远方的人的情感和思绪更加强烈和深刻。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们的关心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