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日雨,雨中孤客愁。
泥深妨著屐,乡远怕登楼。
水气偏欺日,云阴每妒秋。
不知畿甸里,禾黍尚堪收。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长安所作,表现了他漂泊天涯的孤寂心情和对农民的同情之心,反映了他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境界。
首联“长安十日雨,雨中孤客愁。”写自己久居京城,又逢连日大雨,而此时自己又是独在异乡为客,因此感到十分愁苦。
颔联“泥深妨著屐,乡远怕登楼。”写自己由于泥泞难行而妨碍了外出郊游赏景的计划,又因为离家遥远而害怕登高望远,以抒发自己的忧愁情绪。
颈联“水气偏欺日,云阴每妒秋。”写自己由于连日阴雨,天气潮湿,太阳显得更加黯淡无光,再加上云层密布,遮蔽了阳光,使人们感到闷热难耐,因此感到十分烦躁。
尾联“不知畿甸里,禾黍尚堪收。”写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忧伤之情,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然而,当想到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们仍在为自己付出辛劳的时候,他又不禁感到欣慰和宽慰。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幽静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