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荥泽渡河

清晓轻尘湿,长河新水通。
一宵花信雨,两岸麦秋风。
禹迹微茫外,鸿沟指顾中。
七年三问渡,南北更西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荥泽渡河》是明代诗人陆深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一幅清晓时分,轻尘湿透,长河新水通流的景象,以及一宵花信雨后,两岸麦风习习的秋日景色。诗中表达了陆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陆深,字子渊,号青莲居士,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生平事迹多有记载,尤其以其诗歌成就著称于世。
  1. 创作背景
  • 《自荥泽渡河》作为陆深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在游览或旅行中的所见所感有关,通过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1. 诗歌原文
  • 清晓轻尘湿,长河新水通。一宵花信雨,两岸麦秋风。
  • 禹迹微茫外,鸿沟指顾中。
  1. 诗歌赏析
  • 意象描绘:陆深在诗中运用了“清晓轻尘湿”、“长河新水通”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黄河的清晨景象。同时,“一宵花信雨”和“两岸麦秋风”则展现了秋季的丰收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 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禹迹”和“鸿沟”的描述,陆深不仅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传统的传承。

《自荥泽渡河》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