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如送客,青山解迎人。
半空横叠嶂,万里一孤臣。
涧积过年雪,风回隔岁春。
并州虽暂住,难比故乡亲。
西望太行诸山
介绍
《西望太行诸山》是明代诗人陆深所作的一首诗。诗作描绘了诗人在北国旅途中所望见的太行山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陆深(1477年—1544年),字子渊,号俨山,华亭(今属上海)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化人,曾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编修、四川左布政使以及最后官至詹事府詹事。陆深的一生虽然仕途顺畅,但在官场上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和挫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诗歌原文:
白日如送客,青山解迎人。
半空横叠嶂,万里一孤臣。
涧积过年雪,风回隔岁春。
并州虽暂住,难比故乡亲。诗歌赏析:《西望太行诸山》通过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陆深对太行山脉的深刻印象。首句“白日如送客”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日落时分,阳光像一位即将离去的客人,给人以依依不舍的感觉。接着两句“青山解迎人”则形象地描绘了青山对人的欢迎,仿佛青山也有情感,愿意接纳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人。接下来的“半空横叠嶂”形容太行山的险峻壮观,仿佛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展开在眼前。“万里一孤臣”则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时的那种孤独与无助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最后两句“涧积过年雪,风回隔岁春”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既有冬日的严寒也有春日的暖意,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
文学影响:陆深的诗歌创作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他的诗歌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陆深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方面,他的文集《俨山集》中也收录了许多精彩的文章,显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全面才华。
历史文化背景:太行山脉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历史上多次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对象。陆深生活的明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
《西望太行诸山》不仅是陆深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