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无藏秀,乾坤有奥区。
土风兼百粤,习气近三吴。
潮落曹娥渡,天垂贺监湖。
画船牵锦缆,时复下菰蒲。
上虞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深的《上虞道中》是一首描绘浙江绍兴市上虞市自然风光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诗歌原文:
山海无藏秀,乾坤有奥区。
土风兼百粤,习气近三吴。
潮落曹娥渡,天垂贺监湖。
画船牵锦缆,时复下菰蒲。诗歌翻译与赏析:
- 山海无藏秀,乾坤有奥区。 描述了广阔的山海之中,隐藏着无尽的美景;而整个天地间,也充满着神秘与深远的意义。
- 土风兼百粤,习气近三吴。 这里的“土风”指的是上虞地区的民俗风情,而“百粤”和“三吴”分别代表了广东和吴地的文化特征,表明了上虞地区文化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 潮落曹娥渡,天垂贺监湖。 “曹娥”和“贺监湖”都是上虞地区的著名景点,前者是古渡口,后者则是著名的湖泊,诗句通过描述潮水的涨落和天空的云彩,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 画船牵锦缆,时复下菰蒲。 “画船”是指装饰华丽的船只,“锦缆”则形容船上的缆绳绚丽夺目,“菰蒲”即菰草,常用于编织渔具或作为植物材料使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介绍:
陆深(1637年~1712年),字宾王,号南楼,又号钝庵,清代文学家、学者,江苏太仓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好学,尤其擅长诗文。陆深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其文辞典雅,思想深刻。他的诗歌作品在清代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地理位置:
上虞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陆深的《上虞道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对上虞的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艺术手法:
这首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描绘景象。首先,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的山水比作有形有态的物体,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形象和情感。其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还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中的一些元素与自己的情感和经历相联系,使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上虞道中》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古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上虞的山水之美以及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首诗不仅是陆深对家乡的赞美之作,也是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