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晋陵西门往东门晚泊

百年雨露长繁华,烟柳长堤入市斜。
石岸楼船载箫鼓,朱阑帘幕护莺花。
软泥驿路人调马,细水溪桥女浣沙。
待泊黄昏更东下,满城灯火万人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深的《入晋陵西门往东门晚泊》是一首描绘晚泊江南水乡风光和市井生活情趣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陆深:明代著名诗人,松江人(今属上海)。他的诗歌创作涉猎广泛,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工书,有《俨山集》等传世。
  1. 诗句原文
  • 百年雨露长繁华,烟柳长堤入市斜。
  • 石岸楼船载箫鼓,朱阑帘幕护莺花。
  • 软泥驿路人调马,细水溪桥女浣沙。
  1. 诗意解析
  • 百年雨露长繁华:这句表达了江南水乡长久以来繁荣昌盛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繁华。
  • 烟柳长堤入市斜:描绘了春末夏初,垂柳依依随风摇曳,堤岸上柳树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市场中,增添了几分柔美和生动的气息。
  • 石岸楼船载箫鼓:反映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建筑特色和热闹的市民生活场景。
  • 朱阑帘幕护莺花:朱红色的栏杆和精致的帘幕为鸟儿和花儿提供了保护,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软泥驿路人调马:描述了行人在柔软的泥土路上行走时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忙碌的生活节奏。
  • 细水溪桥女浣沙:描绘了溪边的桥梁以及桥上洗衣女子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江南水乡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陆深的《入晋陵西门往东门晚泊》不仅是一首描写晚泊江南美景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社会之情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