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清泠庵

偶惬听泉赏,香源路更通。
数峰秋色里,千树夕阳中。
坐展绳床露,闲分贝叶风。
孰知瓢饮客,心已付冥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入清泠庵》是明朝区怀年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晚秋时分,偶遇一个幽静的清冷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区怀年,明代诗人,曾任职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以赓和撰述为事。他的作品多有佳作,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等集。
  2. 创作背景:诗作的创作时间未明,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作者在一次闲游中偶遇清冷庵时所作。
  3. 作品原文:偶惬听泉赏,香源路更通。数峰秋色里,千树夕阳中。坐展绳床露,閒分贝叶风。孰知瓢饮客,心已付冥鸿。
  • 偶惬听泉赏,香源路更通。数峰秋色里,千树夕阳中。
  • 坐展绳床露,閒分贝叶风。孰知瓢饮客,心已付冥鸿。

《晚入清泠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了解明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