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妾行

玉炉残篆凝雕窗,紫燕朝衔落蕊香。深院缟衣闲寂寂,蕙风帘卷昼初长。
昼长君不见,花影云千片。苔蜗上空阶,粉蝶嬉团扇。
团扇轻挥锦瑟尘,征鞍何处盼离人。香消琥珀寒孤枕,月暗蘼芜怅远津。
远津芳草年年绿,思妾红颜那可复。海棠花下属清歌,离声莫作潇湘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思妾行》是明代诗人区怀年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玉炉残篆凝雕窗,紫燕朝衔落蕊香”开篇,描绘了一幅深院静谧、蕙风微动、昼长如梦的幽美景象。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探讨:

  1. 诗歌原文与背景
  • 原文展示:《思妾行·玉炉残篆凝雕窗》全文如下:“玉炉残篆凝雕窗,紫燕朝衔落蕊香。深院缟衣閒寂寂,蕙风帘捲昼初长。昼长君不见,花影云千片。”
  • 背景介绍:区怀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因家中有难返回故乡后,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每日以赓和撰述为事。
  1. 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 主题分析:《思妾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意盎然而又略带忧郁的幽深庭院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妻子的无尽挂念。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表现,更是情感流露的一种形式。
  1.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色
  • 修辞技巧: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风格特点:区怀年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既体现了他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他的诗歌多采用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1. 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 文学价值:此诗作为区怀年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研究明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 社会影响:在明朝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区怀年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广大士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种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自由表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难得的文化现象。
  1. 历史地位与传承
  • 历史评价:《思妾行》在历史上受到了一定的赞誉。它不仅体现了区怀年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传承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妾行》及其作者区怀年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正是这些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跨越时空的影响和启迪,使得后人不断探索和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

在探讨《思妾行》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区怀年的其他作品以及其生平事迹,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思妾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 探讨《思妾行》与其他同期诗歌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揭示明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色。
  • 分析《思妾行》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程度,可以反映出文学作品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演变。
  • 结合现代审美和价值观,重新审视《思妾行》,可以发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的生命。

《思妾行》不仅是区怀年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