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春初春同友坐剩国书屋

黄鹂槛外声小。曲径残梅未扫。淑气含春遍芳草。正晴光缭绕。
闲庭竟日悄悄。无奈佳人去早。蛱蝶轻飞,风飘花乱,新愁多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天春·初春同友坐剩国书屋”是商景兰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春天的美好。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
  • 商景兰:商景兰,生卒年不详,字媚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明代末清代初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与丈夫祁彪佳并称其为“南明双璧”。商景兰的作品多以婉约风格见长,其词风清秀而不失豪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商景兰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即明末清初之际。这一时期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对文人的生活和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创作动机:词作的创作可能源于作者对当时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商景兰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词作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态。
  1. 词作解析
  • 主题内容:整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通过对黄鹂、曲径、残梅等元素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还隐含了对友人离开后的孤独和寂寞感。
  • 艺术手法:商景兰在这首词中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黄鹂清脆的鸣叫声与“声小”相呼应,将残梅未扫的景象与“淑气含春”相映衬,使得整首词既生动又富有意境。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商景兰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其在词学上的造诣对于后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也体现了明代晚期文人的精神风貌。
  • 历史影响:”洞天春·初春同友坐剩国书屋”作为商景兰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研究明代诗词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文人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窗口。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洞天春·初春同友坐剩国书屋》不仅是一首表现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瑰宝。商景兰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为我们展现了明代末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