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湾祠望海

禹甸穷巽维,神宫矗南纪。
峰回若鳌戴,水击疑鹏徙。
长容百谷输,坐见七曜靡。
蛟室隐天吴,珠林潜水兕。
喟彼壶峤流,欣此鲸鲵弭。
澄海洵在人,险阻乃难恃。
运厄战坤龙,时康来越雉。
安得贯月槎,乘风破万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赤湾祠望海》是明代诗人张应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赤湾祠望海》的作者是张应申,他字维贞,东莞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是明代的一位举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被收录在《二酉山房草》中。

  2. 诗句赏析

  • 首句“禹甸穷巽维”描绘了大禹治水后,天地间形成的广阔疆域,以及南方地区的雄伟景象。
  • “神宫矗南纪”则通过“神宫”和“南纪”两个关键词,展现了南方地域的独特建筑和地理特征。
  • “峰回若鳌戴”形容山势回旋如巨鳌之状,形象生动。
  • “水击疑鹏徙”则通过水击之声似大鹏展翅,进一步强调南方山水的壮阔。
  • 最后两句“澄海洵在人,险阻乃难恃”表达了对南方海域澄澈、美丽景色的赞美,同时暗示了南方地区虽然美丽但充满危险。
  1. 文学价值:《赤湾祠望海》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传承上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受,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挑战的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赤湾祠望海》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