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申
赤湾祠望海 赤湾祠,指的是位于广东东莞赤湾的古祠堂。这里原是古代渔民祭祀的地方。赤湾,即赤岸,因潮汐涨落形成红土地而得名;祠堂则建于此地的海岸边。祠堂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每逢潮起潮落之际,海面上波涛汹涌,岸边的礁石和沙粒被冲刷得更加清晰可见。这种独特的景观,使得赤湾成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 禹甸穷巽维,神宫矗南纪。 禹甸,指的是中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期所开辟的土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题目为《滕王阁诗》。下面是诗句的释义和译文: 1. 灵洲妙高台怀客岁同游诸子。 注释:灵洲,指江西南昌市西的滕王阁;妙高台,指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指滕王阁。怀客,怀念过往的朋友。岁同游,去年一同游玩过。 译文:我在灵洲的妙高台上,怀念过去和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情景。 2. 我登妙高台,下视万里流。 注释:我登上了滕王阁,向下俯瞰,看到了无尽的河流。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饮朱叔祥虹山草堂赋》。 诗句翻译: 1. 饮君虹山堂,为君赋新诗。 饮朱叔祥在虹山草堂,我为你赋写新的诗篇。 2. 虹山倚城雉,云木遥蔽亏。 虹山靠近城墙,云雾中的树木高耸遮挡了阳光。 3. 堂构共闲邃,曲径何逶迤。 厅堂的建筑宽敞而寂静,曲折的小路多么蜿蜒。 4. 窥轩俯列壑,委砌滋轻荑。 从楼上向下看,峡谷连绵不断;台阶上生长着嫩草。 5. 兰葩无虚鲜,黄鸟逝相追。
【注释】 白马隐吴门,光迅如匹练。 向非鲁仲尼,在远焉能辨。 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 讵无万里心,跬步坐自眩。 燕玉杂璠玙,隋珠故捐贱。 得失中自知,畴能晰其变。 揆余二三子,唯然规前彦。 【赏析】 这首诗是赠周昆彦的一首五言诗,诗人通过写自己对友人的劝勉来表达对友人的期望和勉励之意。 “白马”两句,用《庄子》中“骥一足矣”的故事,比喻周昆彦虽才高而遭际不佳,有失之千里的遗憾
这首诗是尹丈为尹用平写的一首《懒庵歌》,诗中以尹用平的“懒”来比喻自己的“勤”,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尹用平的赞赏和羡慕。 译文: 尹用平辞官回乡,自取“懒”作为屋名,世人都看重勤奋不看重懒惰,但尹用平却是个例外。他只拥有几间简陋的屋子,却能自得其乐,他的才华足以让他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的生活态度也与常人不同,他喜欢读书写作,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 赏析: 尹用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注释】 天山:指天山山脉,在今新疆北部。九月:指秋末。阵云黄:指秋天的天空中布满了黄色的战云。白草:指草原上的白色野草,泛指荒漠。斜连:横亘。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著名将领。李供奉:即李泌,唐代宰相。君去:你离去。不逢:没有遇到。只今:如今。谁问:谁去向别人询问。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去戍边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雄阔,笔力浑厚,情调悲凉苍劲,语言质朴无华。 开头两句“九秋风色动高冈
【注释】 君:这里指代所怀念的人。君之出矣:即“自君之出也”。 不复偕:不再与……共处。 如:像。 辘轳(1u lú ):一种井上打水的工具,形似圆桶,有柄,用绳子绕住上面,可以上下提拉,用来打水。这里比喻思念之情。 转:回旋,回荡。 【赏析】 这是一首弃妇的悲歌,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把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比作辘轳,日夜不停地在心中回荡,形象地表现出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时
【注释】 秣马:喂马,准备出征。插箭岭:在今河北省赞皇县西南。 荷戈:扛着兵器。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的一座古城。 鸣笳:古代军号,以竹为管,刮去竹皮成哨子,吹出声音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写戍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全诗四句,一气呵成,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秣马初辞插箭岭”,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在早晨刚刚出发的时候,士兵们要出发到前线去战斗了
塞下曲 愁入银缸秋夜长,金刀玉尺总凄凉。 从来闺里流黄月,不减卢龙塞上霜。 注释: - 银缸:指铜制的灯盏,泛指明亮的照明器具。此处借指秋天的夜晚,因为秋季天气变冷,人们常用银缸来取暖照明。 - 金刀玉尺:形容兵器精美,也用来比喻事物精致、贵重。此处可能指的是边关将士手中的武器,既珍贵又凄凉。 - 卢龙塞上:指的是古代边关地带,这里泛指边远地区或边疆。塞上霜:在古代诗文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还要正确把握诗歌内容。 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如本题中,“如何一人心,欢宴恒苦阻”的意思是:为何只有我一人在心中苦苦思念着你,我们欢聚宴饮的时候,总是苦于不能与你相依相随。“明月鉴庭帏”,意思是:明月高悬照着庭院,映照着帷帐。“云汉浅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