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入银缸秋夜长,金刀玉尺总凄凉。
从来闺里流黄月,不减卢龙塞上霜。

塞下曲

愁入银缸秋夜长,金刀玉尺总凄凉。
从来闺里流黄月,不减卢龙塞上霜。

注释:

  • 银缸:指铜制的灯盏,泛指明亮的照明器具。此处借指秋天的夜晚,因为秋季天气变冷,人们常用银缸来取暖照明。
  • 金刀玉尺:形容兵器精美,也用来比喻事物精致、贵重。此处可能指的是边关将士手中的武器,既珍贵又凄凉。
  • 卢龙塞上:指的是古代边关地带,这里泛指边远地区或边疆。塞上霜:在古代诗文中,常以“塞上”代指边远之地或战场。
  • “流黄月”中的“流黄”是黄色的意思,“月”则是指月亮。这里的“流黄月”可能意味着月亮如水一般流动,给人一种温柔、宁静的感觉。
  • 卢龙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一带。这里可能指的是边关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地势险峻、气候寒冷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环境,表达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与无助。诗中的“银缸”、“金刀玉尺”和“卢龙塞上霜”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银缸象征着秋天的夜晚,金刀玉尺则暗示了战士们手中珍贵的武器,都带有强烈的凄凉感。而“卢龙塞上霜”则直接点明了地点,让人联想到艰苦的边关生活。

诗中的“从来闺里流黄月,不减卢龙塞上霜”更是将边关与家庭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深忧虑。他们身处异乡,无法享受家庭的温暖,只能忍受着寂寞与艰辛。而家中的妻子和孩子却能享受到家庭的温馨,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更加关注戍边将士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艰难生活和他们为国家付出的辛勤努力。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爱国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