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隐吴门,光迅如匹练。
向非鲁仲尼,在远焉能辨。
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
讵无万里心,跬步坐自眩。
燕玉杂璠玙,隋珠故捐贱。
得失中自知,畴能晰其变。
揆余二三子,唯然规前彦。
【注释】
白马隐吴门,光迅如匹练。
向非鲁仲尼,在远焉能辨。
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
讵无万里心,跬步坐自眩。
燕玉杂璠玙,隋珠故捐贱。
得失中自知,畴能晰其变。
揆余二三子,唯然规前彦。
【赏析】
这首诗是赠周昆彦的一首五言诗,诗人通过写自己对友人的劝勉来表达对友人的期望和勉励之意。
“白马”两句,用《庄子》中“骥一足矣”的故事,比喻周昆彦虽才高而遭际不佳,有失之千里的遗憾。诗人用“光迅如匹练”来形容周昆彦的才华横溢,如同明亮的丝带一样,光彩照人。诗人用“鲁仲尼”来比喻周昆彦的才智,表示他的才华已经达到了孔子的水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周昆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赏识。
“风雅”两句,诗人用《诗经》中“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的典故,来表达他对周昆彦的忧虑之情。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在逐渐被人们抛弃,而那些新的思想却在不断地发展。这就意味着,周昆彦所处的道路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讵无”两句,诗人用《左传》中“吾未见公之得之也”,来表达他对周昆彦的鼓励和支持。他认为,虽然目前周昆彦的处境并不乐观,但只要他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提醒周昆彦不要过于自卑或自满,要时刻保持谦虚和低调的态度。
“燕玉”两句,诗人用《楚辞》中“杂瑶以为佩兮”,来比喻周昆彦的才华和品德。他认为周昆彦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虽然外表看似普通却蕴藏着无尽的价值和潜力。同时,他也指出,周昆彦应该珍惜自己的才华和品德,不要因为一时的困境而放弃追求更高的目标。
“得失”两句,诗人用《论语》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典故,来表达他对周昆彦的劝诫之意。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周昆彦都应以自己的行动和态度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他不应该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而是要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和提升。
“揆余”两句,诗人用《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典故,来表达他对周昆彦的期望和鼓励之意。他认为,尽管周昆彦的起点很高,但是要想取得成功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因此,他希望周昆彦能够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二三子”两句,诗人用《礼记》中“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典故,来表达他对周昆彦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态度的认可和赞美。他认为周昆彦有着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热情,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唯然规前彦”一句,诗人用《论语》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典故,来表示他对周昆彦的学习成果的认可和赞赏。他认为周昆彦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和表现力。这种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值得大家尊重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