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

备极艰虞势自乘,总非前古得相称。
干戈尚笑谋秦动,贫贱谁知继舜兴。
淮上晚云空易黑,鄱阳春水不曾澄。
钟山草木无樵入,日落鹃啼问孝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孝陵》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书名,而是一个代指明孝陵的文学表述。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位于今天的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脚下。

关于《登金山遥祭孝陵》,它出自明朝名将张名振之手,表达了诗人在金山遥拜孝陵时所感受到的胜利进军所带来的激动和乐观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皇陵的尊崇之情,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胜利的集体记忆。

《游金陵明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则由清代文学家康有为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游览南京明故宫及秦淮旧板桥时的所见所闻,以及随后对明孝陵石人像的感慨。康有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以及对故国的深情怀念。

《恭谒孝陵正韵》出自明代诗人徐渭之手,虽然表面上写的是自己的谒陵经历,但实际上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一生落魄而又桀骜不驯的身世况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皇陵的一种文化上的敬畏和精神上的寄托。

《咏明孝陵二首》则分别描述了明孝陵的壮观景象以及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两首诗不仅是对明孝陵的直接描写,也是对明代历史的一次回顾与思考。

《孝陵》作为文学作品,涵盖了从明代至今不同时期的文人对于明孝陵的不同视角和情感体验。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宝库,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