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骑匹马出风埃,尽道儒官得异才。
星渚月当鸣瑟处,匡山云绕读书台。
圭璋早为明时用,桃李还从暇日栽。
莫道青毡长寂寞,石梁飞瀑好徘徊。
送崔同年掌教建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崔同年掌教建昌》(又称《送崔侍御建川》)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当时崔侍御赴建州(今福建建瓯)为刺史,途经建昌(今江西南康)。
诗歌原文如下:
送君归去东复西,建昌水清山更奇。
云生岭上月出树,风入江来春入溪。
莫学武陵人捕鱼,莫随袁家客赏花。
若逢名士相问姓,说与瞿塘滟滪堆。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建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诗人通过对建昌山川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感慨和祝福。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首联“送君归去东复西,建昌水清山更奇。”开篇即点明送别的地点在建昌,接着用“水清山更奇”形容这里的自然景色之美。这里的“清”字既指水质清澈,又暗含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云生岭上月出树,风入江来春入溪。”进一步描绘了建昌的自然美景。云在岭上飘动,月光照耀着树木;风吹过江面,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溪流之中。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离开后,山水更加美丽的期待。
颈联“莫学武陵人捕鱼,莫随袁家客赏花。”则转向对友人的劝勉。诗人认为,武陵人捕鱼、袁家客赏花都是追求名利的行为,而自己并不赞同。希望友人能够放下世俗的羁绊,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尾联“若逢名士相问姓,说与瞿塘滟滪堆。”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自己来自瞿塘峡口的滟滪堆,以此作为结交的凭证。这里的“瞿塘”指的是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而“滟滪堆”则是三峡中的一个险滩。通过这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送崔同年掌教建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与祝愿,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