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骑匹马出风埃,尽道儒官得异才。
星渚月当鸣瑟处,匡山云绕读书台。
圭璋早为明时用,桃李还从暇日栽。
莫道青毡长寂寞,石梁飞瀑好徘徊。
【诗词原文】
独骑匹马出风埃,尽道儒官得异才。星渚月当鸣瑟处,匡山云绕读书台。圭璋早为明时用,桃李还从暇日栽。莫道青毡长寂寞,石梁飞瀑好徘徊。
【注释】
- 独骑匹马:独自骑着马出行,形容崔同年掌教建昌时的风采。独骑:指一人骑马。匹马:一匹马。
- 尽道:都这样说或认为。儒官:儒者,指有学问的人。得异才:得到非凡的才能。
- 星渚:即星洲,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是古代诗人吟诗作赋的地方之一。月当鸣瑟处:月亮照耀在鸣瑟的地方,比喻美好的环境。鸣瑟: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借指美丽的风景。
- 匡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云绕读书台:形容读书台周围环绕着云雾,如同仙境一般。
- 圭璋:古代的一种玉器,常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明时:指贤明的时代,也指朝廷、官场等。
- 桃李:指学生或后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学生或后辈的优秀品质和成就。从暇日栽:指崔同年掌教建昌期间,他注重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闲暇时间栽种桃李,比喻他在教育工作中投入了时间和精力。
- 青毡:青色的毡子,这里指代地位高的人或官员。长寂寞:长期处于孤独寂寞之中。
- 石梁飞瀑:形容瀑布如诗如画的景象。石梁:桥名,位于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北。飞瀑:形容瀑布水流湍急,如同飞舞的瀑布。
【赏析】
这首诗是崔同年掌教建昌时期的一首送别诗。首联直接表达了崔同年的不凡才能和儒者的风范;颔联则描绘了星渚月下的美景以及匡山云绕的读书台,展现了崔同年掌教建昌时的优美环境;颈联赞美了崔同年的才华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崔同年未来仕途的期待与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崔同年的儒者风范和儒者的情怀,又表达了诗人对崔同年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