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塞戈铤血未干,龙庭烽火报长安。
拟擒可汗先开幕,欲拜嫖姚更筑坛。
青海月明胡马动,黄榆风急皂雕寒。
材官羽骑多如雨,夜夜旄头倚剑看。

燕京感怀(其四)注释:

  • 尘塞戈铤血未干: 尘土飞扬,戈矛交错,鲜血尚未干涸。

  • 龙庭烽火报长安: 皇宫中传来的战报如同龙庭之火一般,传到了长安。

  • 拟擒可汗先开幕: 准备捕获可汗,首先举行盛大的开幕式。

  • 欲拜嫖姚更筑坛: 想要向嫖姚致敬,再次建立祭坛。

  • 青海月明胡马动: 青海上的月亮明亮,远处的胡人马匹开始躁动。

  • 黄榆风急皂雕寒: 黄榆树上的风急促,皂雕感到寒冷。

  • 材官羽骑多如雨: 材官和羽骑的数量众多如雨。

  • 夜夜旄头倚剑看: 每天晚上都倚剑观看北斗星的旄头。

    译文:

    尘土飞扬,戈矛交错,鲜血尚未干涸。
    皇宫中传来的战报如同龙庭之火一般,传到了长安。
    准备捕获可汗,首先举行盛大的开幕式。
    想要向嫖姚致敬,再次建立祭坛。
    青海上的月亮明亮,远处的胡人马匹开始躁动。
    黄榆树上的风急促,皂雕感到寒冷。
    材官和羽骑的数量众多如雨。
    每天晚上都倚剑观看北斗星的旄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争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首句“尘塞戈铤血未干”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战士们英勇奋战,但鲜血仍未干涸。第二句“龙庭烽火报长安”则揭示了战争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国家,人们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第三、四句“拟擒可汗先开幕,欲拜嫖姚更筑坛”表达了作者想要捕获敌人的强烈欲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五至七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景色和气氛。最后一句“材官羽骑多如雨,夜夜旄头倚剑看”则是对整个边疆战争画面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战争气息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