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感秋风,登楼望朔鸿。
移尊山月上,卷幔海云空。
世事狂歌外,交情痛饮中。
佳期不易得,况对菊花丛。

【注释】

梁思伯:诗人。风字:取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赋》,“咏物诗”中常见的一个主题。

词客:诗人自称。

感秋风:感叹秋日的风。

登楼望朔鸿:登上高楼,远望北归的大雁。

山月上:指月亮高悬在山头之上。

卷幔海云空:收起帘子(帷幔)看海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狂歌:放声大唱。

交情痛饮:指与朋友欢聚畅饮。

佳期:美好的约会。

菊丛:菊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诗人时年五十岁。当时他因得罪秦桧,被贬谪到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他在赴任途中,经过桂江之畔的青楼,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写词客对月抒怀,抒发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颈联以自然景观作比喻,表现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尾联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难遇、友情难得而珍惜的心情。全诗情感细腻真挚,意境开阔雄浑,语言优美清新。

诗一开篇,即从“登楼望朔鸿”着笔。诗人面对苍茫宇宙,心潮翻滚,感慨系之。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句。诗人把“词客”与“风字”联系起来,用“风”字点明“登楼望雁”的主题,并暗示出自己的身世遭遇。

颔联“移尊山月上,卷幔海云空”,写诗人登楼观景的情态和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诗人抬头仰望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它似乎随着自己的移动而升高;低头俯瞰大海,只见那层层叠叠的云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闻,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的热爱。

过片“世事狂歌外,交情痛饮中”,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情感。他感叹人世沧桑,人事无常,只能借酒浇愁,与朋友痛痛快快地畅饮一番。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也表现出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尾联“佳期不易得,况对菊花丛。”诗人以“佳节”为由,劝勉自己要珍惜时光,把握时机,及时行乐,不要错过与朋友相聚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细腻真挚,意境开阔雄浑,语言优美清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