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家傍青山曲,千树梅花数亩池。
愧我昔为三径客,忆君今赋四愁诗。
旅窗月照焚香处,水阁风清染翰时。
两地幽怀不同赏,朝簪空自负归期。
【注释】
- 寄黎惟敬:诗人写给朋友黎惟敬的一封信。
- 故人家傍青山曲:故人,老朋友;青山曲,山间弯曲处。即在山间曲折的地方有家。
- 千树梅花数亩池:千树,指满山遍野;梅花,以梅花喻友情;数亩池,指池塘面积很大。
- 愧我昔为三径客:愧,感到惭愧;三径客,指隐居的人。
- 赋四愁诗:杜甫的《登高》《月夜》等作品中都有“四愁”,是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 旅窗月照焚香处:旅窗,旅居之窗;焚香处,供燃香料之地方。
- 水阁风清染翰时:水阁,设在水上的高阁;翰,指毛笔和墨汁。
- 两地幽怀不同赏:两地,指你我相隔两地;幽怀,内心的情怀。
- 朝簪空自负归期:朝簪,早晨戴的簪,这里指朝官;自负,自恃自己。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与友人相别,心中无限惆怅之情难以言表,只能借酒浇愁,抒发内心哀怨。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脱俗,风格朴素无华而含蓄深沉。
首句开门见山直叙离情,次句写景,以青山、梅花、池塘构成一幅幽雅的画卷。“青山”点明了诗人的住所。“千树梅花”既描绘了环境又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数亩池”则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两句写景虽平淡却富有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黎惟敬的深深思念和惜别之情。“愧我昔为三径客”一句,既表明了诗人的心境,又暗示了诗人的身份——隐士。“忆君今赋四愁诗”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两句既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又是对当前现实的感叹。诗人在回忆中感叹时光的流转,感叹人生如梦,感叹世事沧桑。
第三句“旅窗月照焚香处”是写景,也是抒情。“旅窗”一词,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又暗示了诗人的身份——隐士。“月照焚香处”既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优美,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淡泊。这一联是写景兼抒情,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安逸,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第四句“水阁风清染翰时”则是写景。“水阁”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又暗示了诗人的身份——隐士。“风清”一词,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美好,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轻松。这一联是写景兼抒情,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安逸,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最后两句“两地幽怀不同赏”是写景兼抒情。“两地幽怀”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又暗示了诗人的身份——隐士。“不同赏”一词,既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又暗示了诗人的身份——隐士。这一联是写景兼抒情,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安逸,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脱俗,风格朴素无华而含蓄深沉,堪称送别之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