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郎中贞伯

文章星斗气如春,元是乌衣巷里人。
避世身从床后匿,忧时书向榻前陈。
十年郎署冯唐老,千古孔门原宪贫。
何日相逢吴下醉,秋风老尽紫丝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郎中贞伯》是明代诗人张弼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而且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将详细介绍《寄李郎中贞伯》: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寄李郎中贞伯》的作者是张弼,一位生活在明朝的诗人。
  • 作品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来明确指出其具体的历史背景或创作缘由。不过,考虑到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背景下创作的,用以表达作者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诗歌原文
  • 文章星斗气如春,元是乌衣巷里人。
  • 避世身从床后匿,忧时书向榻前陈。
  • 十年郎署冯唐老,千古孔门原宪贫。
  1. 诗歌赏析
  • 首句赏析:“文章星斗气如春,元是乌衣巷里人。”这句诗以“文章星斗”形容作者的文采,暗指自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而“元气如春”则表达了自己心中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既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透露出他希望在文学道路上有所作为的心情。
  • 次句赏析:“避世身从床后匿,忧时书向榻前陈。”这句诗描绘了作者面对现实政治局势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在这里,“隐”字不仅表示作者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方式,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 尾句赏析:“十年郎署冯唐老,千古孔门原宪贫。”这句诗中的“冯唐”指的是汉代的名臣冯唐,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郎官,但最终又得以重用;“原宪”则是孔子弟子曾参,以其清廉自守而闻名。这里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坚持原则的执着。
  1. 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主题分析:《寄李郎中贞伯》这首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 艺术特色:张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意和层次。例如,“文章星斗”不仅是对诗人自身才能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象征性描述。此外,诗歌中的意象选取也十分巧妙,如“榴花”象征着热情和生命力,“山翁”则给人以稳重和智慧的印象。
  1. 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 历史地位:尽管《寄李郎中贞伯》并非流传极广的诗歌,但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及诗人张弼的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文化价值: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传递了作者对友情、责任和理想的坚守,这些主题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寄李郎中贞伯》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社会心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