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将军帅边

独携长剑守穷边,洮水岷山路几千。
五月毡裘走冰雪,三更笳鼓报烽烟。
巴茶宛马僧徒市,羌语番文译史传。
胜自班超身未老,贤劳深荷圣明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弼的《送杨将军帅边》是一首充满壮志豪情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边疆将士的英勇气概,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深切期望和对将领才能的认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独携长剑守穷边,洮水岷山路几千。
    五月毡裘走冰雪,三更笳鼓报烽烟。
    巴茶宛马僧徒市,羌语番文译史传。
    胜自班超身未老,贤劳深荷圣明怜。

  2. 诗歌鉴赏

  • 独携长剑守穷边: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独自携带长剑守卫边疆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态度。
  • 洮水岷山路几千:“洮水”与“岷山”都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此处通过这两个地理名词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深度。
  • 五月毡裘走冰雪:这里用“毡裘”即皮毛制的衣物,形容冬天的严寒;“走冰雪”则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寒冷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难、坚守岗位的精神风貌。
  • 三更笳鼓报烽烟: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而“笳鼓”则是古代边防士兵常用的信号用具。通过这些元素,诗人传达出边疆的宁静与紧张并存的氛围。
  • 巴茶宛马僧徒市:描述了市场交易的场景,但结合前面的军事背景,可以理解为在边疆市场上,来自远方的商品(如茶叶、马匹)丰富了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边防的重要性和军民融合的生活状态。
  • 羌语番文译史传:这句话意味着翻译了来自羌族和番邦的语言和文化,显示了将军对文化传播的重视,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 胜自班超身未老,贤劳深荷圣明怜:这里的“班超”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平定西域著称。通过对比班超的高龄仍然奋战沙场,赞美这位杨将军虽然年轻却同样具备卓越的才能和勇气,并感激朝廷对其的赏识和照顾。
  1. 诗歌风格: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对边疆环境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戍边将士英勇形象的赞美,诗人张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具挑战性又充满英雄情怀的边疆画面。

不仅能感受到明代边塞生活的艰苦,还能体会到边防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国家对他们的深切关怀。这种精神不仅是明代文人的理想追求,也是后世读者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