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原同知姜文博二首

太原别驾姜文博,底事平生酷好书。
万里关山频致简,五更风雪独巾车。
乌皮几当千金璧,白练裙轻百斛珠。
凡笔愧非王内史,徒劳注想欲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太原同知姜文博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有四首,其中第一首和第二首分别写于乾元元年(758)冬,第三首写于乾元二年(759)春末夏初,第四首写于乾元二年(759)暮夏至秋初,全组诗作于乾元元年(758-760)间。这组诗反映了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与友人相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首:
昔年意气结群英,
今看云山四面生。
蚤岁曾无寸禄养,
远惭鲍叔有终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回忆过去与朋友们一起奋斗的日子,但现在却身处困境,无法为国家效力。他感叹自己曾经没有获得过一官半职来供养家人,因此对于朋友的忠诚和友情感到惭愧。

第二首:
君卧青山发浩叹,
自怜白发奸簪缨。
故人若见北归燕,
为报频频入我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他卧病在床,发出浩叹之声,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而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自嘲为奸佞之臣,因为自己没有能够为国家效力。然而,他也期望他的老朋友能够理解他的心意,时常拜访他。他希望老朋友能见到从北方归来的燕子,告诉他自己已经回到了家乡。

第三首:
东阁官闲昼漏长,
西江潮信无人寄。
时危如此端可忍,
世乱斯人那可亲!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个人的忧虑。他形容自己如同在东阁闲居无事,而西江潮信没有人传递。他认为当前的局势是如此危险,以至于他甚至无法忍受这种境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乱世中人们的疏远感。他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混乱不堪,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远起来。

第四首: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开书与苦吟。
不眠想到西邻去,
还恐他人不得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他描绘了一幅家庭的画面,他的妻子正在用画纸绘制棋局,而孩子们正在开书并苦苦吟诵。他不眠地想象着西邻的人可能无法得到重用的机会。他担心其他人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无法得到赏识和重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