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雍襟佩玉京尘,徒步从游独我亲。
红烛飐风诗草定,紫毫飞雨墨花新。
梵王宫里松阴夜,郭隗台前草色春。
翘首东吴望西晋,六千里外各伤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抓住主要元素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所以答题时要注意从炼字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原诗内容,不可脱离诗句作答。“璧雍襟佩玉京尘”句,注释为:我佩戴着美玉制成的衣襟、腰佩,来到京城(洛阳)后却像尘埃一样被污染了。这两句是说自己初到京城时,因受到权贵的排斥,而感到十分愤慨。“红烛飐风诗草定,紫毫飞雨墨花新”,注释为:红色的烛光摇曳在微风中,我的诗稿也定了下来;紫色的笔在挥写时,墨水就像雨水那样飞洒出来,写出的新诗犹如刚绽放的墨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初入仕途时的豪情壮志。“梵王宫里松阴夜,郭隗台前草色春”,注释为:我在梵王宫中听到松涛声声,那是梵王宫夜晚的钟鼓声;郭隗台上长满青草,那是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之情。“翘首东吴望西晋,六千里外各伤神”注释为:我望着东方的吴国,思念着西方的晋朝,两地相隔有六千里远,各自都在想念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第一二句:“璧雍襟佩玉京尘”,“璧”即佩玉。“雍”是衣襟的意思。“玉京”指京城。“尘”比喻权贵们的谗言。②第三四句:“红烛飐风诗草定”,“飐”是风吹动、摇晃的意思。“诗草”是指自己的诗稿。“定”是落笔成篇。“紫毫飞雨墨花新”中的“紫毫”是笔名,“飞雨”指用笔如雨点般迅速。“墨花”是新诗。③第五六句:“梵王宫里松阴夜”,“梵王”是佛教传说中的天帝释,这里借指皇宫。“松阴”是松树林的影子。④第七八句:“郭隗台前草色春”,“郭隗台”是传说中燕昭王修筑的高台,用来招贤引士的地方,这里代指朝廷。“草色”指春天的景象。⑤第九十句:“翘首东吴望西晋”,“翘首”是抬头仰望。“东吴”是泛指东南地区,这里指吴国。“西晋”是泛指北方地区,这里指晋朝。⑥最后一句:“六千里外各伤神”。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站在京城(洛阳),遥望东方的吴国和西边的晋朝,心中都充满了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