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梅花

一冬清绪坐难安,竹杖寻香过古坛。
白屋定知高士隐,红楼更有玉人看。
孤根岂合人间艳,冰蕊应添石室寒。
自折杖头无可寄,归来还助几朝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梅花》是清代诗人张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访梅花》是明末清初诗人张穆的作品。张穆生于广东东莞,字穆之,号铁桥。他在壮年时曾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隐居罗浮山。他的山水画有生气,且年过八旬仍能步履如飞。张穆以诗画见长,善画马并精通击剑。
  1. 诗歌原文
    一冬清绪坐难安,竹杖寻香过古坛。
    白屋定知高士隐,红楼更有玉人看。
    孤根岂合人间艳,冰蕊应添石室寒。
    自折杖头无可寄,归来还助几朝欢。

  2. 诗意解析

  • 一冬清绪坐难安:描述了诗人在冬天因内心清静而感到难以平静的心情。
  • 竹杖寻香过古坛:用“竹杖”象征坚韧不拔的意志,追寻“香气”则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 白屋定知高士隐:指出高深莫测的地方(白屋)里藏着高人隐士。
  • 孤根岂合人间艳:表明即使孤独也不应该被世间繁华所玷污或污染。
  • 冰蕊应添石室寒:形容梅花如冰般纯洁,其花蕊更添增了石室的寒意。
  • 自折杖头无可寄:诗人自折一枝梅花,想要寄托自己的情感却无从寄出。
  • 归来还助几朝欢:诗人最终带着梅花回到了家中,它为家人带来了欢乐。
  1. 作品鉴赏
  • 《访梅花》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访梅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艺术和文化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