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北平兵宪海山陈公

南北天为吾党期,櫜鞬常得傍蟾帷。
行间力借青云起,使者名从绛节驰。
万仞冈陵当祝日,三藩才俊共瞻时。
安闽筹策应谁问?
惟有年来白发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北平兵宪海山陈公》是明代诗人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全文
  • 南北天为吾党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政治主张和党派的认同,意味着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他都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
  • 櫜鞬常得傍蟾帷:描述作者经常处于一种准备状态,随时准备为国家服务,如同在明亮的月光下准备战斗。
  • 行间力借青云起:指作者的力量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如同在云层中升起,象征着上升和进步。
  • 使者名从绛节驰:表示作为使者,他的名字随着皇帝的诏书四处传扬,彰显了他的尊贵身份和政治地位。
  • 万仞冈陵当祝日:在万丈高的山岭上为帝王祝寿,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崇高的政治使命。
  • 三藩才俊共瞻时:三藩(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是明朝末年的三个藩王,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三藩的敬仰和对他们共同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期望。
  • 安闽筹策应谁问:询问是否有人能提供安定福建的策略,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和期待。
  • 惟有年来白发知: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头发变白,才能深刻理解和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1. 创作背景
  • 明代政治环境:明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患和内乱的双重压力。戚继光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深知国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卫边疆和维护稳定。
  • 个人经历和抱负:戚继光在抗击倭寇和其他外来侵略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同时也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他的这些经历和抱负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寿北平兵宪海山陈公》。
  1. 名家点评
  • 文学价值与影响:《寿北平兵宪海山陈公》以其深刻的政治寓意、精湛的艺术手法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才华,也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对于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寿北平兵宪海山陈公》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内涵的诗歌作品,也是戚继光个人品格和才华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