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鹤楼次王端公韵

神郁空传汉史中,何如翔鹤表綦隆。
羹墙日日思芳躅,仿佛缑山唳远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来鹤楼次王端公韵》是明末清初诗人张国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张国维,字九一,号玉笥,浙江东阳人。他是明代的进士,曾任番禺知县、应天安庆等十府的巡抚等职。他在崇祯初年因弹劾阉党而得罪,但后来在清朝建立后,又担任过兵部尚书和江南练兵输饷的官职。张国维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一生充满波折与争议。

  2. 诗歌原文
    神郁空传汉史中,何如翔鹤表綦隆。
    羹墙日日思芳躅,彷佛缑山唳远风。

  3. 诗歌赏析

  • 神郁空传汉史中:这里的“神郁”指的是精神忧郁或者心事重重,暗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通过“空传汉史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或往事的无限感慨和思索。
  • 何如翔鹤表綦隆:诗人以飞翔的鹤比喻为高尚的品质和志向,表明自己追求高远的理想。这里的“鸢(jiān)隆”是指高耸,用以形容理想或抱负。
  • 羹墙日日思芳躅:羹墙即厨房之墙,此处借指仕途中的挫折或困境。而“思芳躅”则意指思念曾经的美好或榜样的行为。
  • 彷佛缑山唳远风:缑山是一个地名,传说中多有仙人出没之地。这里用以形象地描述诗人遥想神仙境界的情景,以及那遥不可及的清逸之境。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诗人张国维晚年,或许是其晚年被贬谪或失意之时。这样的背景可能使他更加渴望超脱世俗纷扰,向往高远的理想境界。
  • 这首诗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张国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来鹤楼次王端公韵》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