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见西山,千峰螺黛簇。
宛若对中条,当年景可掬。
临眺重徘徊,屏营撼衷曲。
不见故山云,何况云下屋。
寸肠折大刀,拟上陈情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忽忽见西山,千峰螺黛簇。
宛若对中条,当年景可掬。
临眺重徘徊,屏营撼衷曲。
不见故山云,何况云下屋。
寸肠折大刀,拟上陈情牍。
。
《都下见西山》是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其代表作集《人海潮声》,此为作者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游历北京时所写。全诗以“都下”即京城、京都指代西山,在西山的背景下展开了一幅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画卷,描绘了京师城郊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此诗前四句描写了西山的壮丽景色:远眺西山,气势磅礴;近观西山,秀美绝伦。诗人以“都下见”开头,点明了所写之景是京城的西山,并且暗示出作者游历北京时的感受和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远眺西山,气势磅礴;近观西山,秀美绝伦。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