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聊极目,洞口白云生。
屏嶂千峰合,人烟百雉平。
披蓁寻鸟道,坐石听猿声。
及此淮南卧,偏宜吏隐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凭高聊极目,洞口白云生。
屏嶂千峰合,人烟百雉平。
披蓁寻鸟道,坐石听猿声。
及此淮南卧,偏宜吏隐情。
《中元洞》是明朝文学家张守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张守让(字斯礼,一字懋功),号南海人,生于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他是一位举人,曾任福建永安知县,后升任思仁副使直至贵州贵宁道官终。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清代温汝能的《粤东诗海》和清道光《广东通志》中有记载。
《中元洞》是张守让在明代创作的一首描绘中元节景象的七绝。诗中的“凭高聊极目,洞口白云生”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情景,而“屏嶂千峰合,人烟百雉平”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势和村落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此外,“披蓁寻鸟道,坐石听猿声”表现了诗人探索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惬意和愉悦。最后两句“及此淮南卧,偏宜吏隐情”,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