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让
石屏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边200公里处,是云南的名胜之一。这首诗描写了石屏山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 第一句“谁将屏幛倚云开”,意思是是谁把屏风(屏障)靠在云中打开。这句话描绘了石屏山的壮观景象,就像屏风一样被云雾环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第二句“削壁当空抱郡回”,意思是陡峭的石壁上空抱着整个县城。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石屏山的险峻和美丽。峭壁如同城墙一样,守护着周围的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笔岫”,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进行解释。最后再赏析句子。 ①“横天插晓云”中的“横”“插”是关键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峰高耸入云、挺立在天际的情景;“晓云”指清晨的云雾,用来形容山峰的气势雄伟,给人壮怀激烈的感受。 ②“长风飘落气氤氲”中“长风”是关键词,既写出了山风吹动云雾
【注释】 香炉岩:山名。 溪边流水绕香台:溪水绕过香炉峰,在岩石上形成清流潺潺。 瑞气金炉五色开:指炉中之香,香气缭绕,五色斑斓。 却是玉楼仙子度:却是指仙女们经过此地时。 冯彝捧出博山来:形容仙人手持的香料,形状像博山,即博山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美丽的山峰——香炉岩。诗中的“溪边流水绕香台”,“溪边”指的是山脚下的溪流,“流水绕香台”形象描绘了溪水环绕着香炉峰的景象。接着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津头风雨暗垂杨,两岸相逢即异乡。后两句写春水横江不可渡,谁为鞭石造舆梁。诗人以“津”“风”二字开篇,点明地点与气候。“津头”指渡口,“风雨”是环境描写,暗含着诗人的心境。“津”与“风”相呼应,“暗垂杨”与“春水横江”相照应,都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情。“两岸相逢”,表明诗人在异乡;“即异乡”表明诗人身处异地,心情郁闷。“春水”是自然景象
注释:香炉岩位于溪边,溪水环绕着香台。这里弥漫着吉祥的气息,就像金色的炉台被五彩缤纷的瑞气笼罩。原来是玉楼仙子在度化众生,冯彝捧着博山炉来为人们祈福。 赏析:本诗是一首描绘香炉岩风景的古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香炉岩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溪边流水绕香台”描绘了溪水环绕着香炉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着,“瑞气金炉五色开”则进一步描绘了香炉中散发出的五彩缤纷的光芒
题诸葛祠 孤臣祠堂枕江边,遗恨吞吴与灭曹。 寂寞忠魂何处是,江流击石阵云高。 注释: - 孤臣:指忠诚的臣子。 - 祠宇:供奉祖先或英雄的建筑物。 - 枕江皋(gāo):靠近长江边的高地。 - 遗恨:留下遗憾。 - 吞吴:吞并吴国,这里代指统一中国。 - 灭曹:消灭曹魏。 - 寂寞:孤独。 - 忠魂:忠诚的魂魄。 - 何处是:哪里可以找到? - 江流:大江水流。 - 击石阵
注释: 中元洞: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 凭高:站在高处。 聊:姑且。极目:远望。 洞口:山洞口。白云生:指白云飘浮于洞口之上。 屏嶂:屏障一样的山。千峰合:形容山峰重叠。人烟百雉平:指村落稀疏,与山相平。雉,古代的野鸡。 披蓁:拨开草藤。寻鸟道:寻找鸟兽出没的小道。坐石听猿声:坐在石头上聆听猿猴的叫声。 及此:来到此处。淮南卧:指隐居在淮南一带。偏宜:适宜。 赏析:
凌玄洞宴会,幽崖和河朔的山水聚会,共倒接䍠巾; 岳峦拥近,薇垣近在咫尺,林开画戟新; 烟萝尘外景,岩壑雨中春; 幸此陪欣赏,山花笑向人。 注释: 1. 凌玄洞宴集:指的是在凌玄洞举行的宴会。 2. 幽崖河朔会,共倒接䍠巾:描述了一群文人雅士在幽深的悬崖边聚集,大家共同倒戴着帽子(接䍠巾),显得非常闲适自在。 3. 岳拥薇垣近,林开画戟新:描绘了山势环绕如同守护着宫殿的城墙,林木郁郁葱葱
笔岫横天插晓云,长风飘落气氤氲。 夜来正有江淹梦,散作晴空五彩云。
溪边流水绕香台,瑞气金炉五色开。 却是玉楼仙子度,冯彝捧出博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