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亭下寒溪桥,走马冲泥苦折腰。
下榻何曾嫌造次,登堂原不费招邀。
入帘庭草连荆树,出谷莺声遍柳条。
眼底江山分楚越,迎恩楼上梦魂遥。
寄胡我溪昆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胡我溪昆仲》的作者是张子翼,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张子翼(一五二七年——?),字汝临,号事轩,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在《海南丛书》第五册中有所记载。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教育家,他在任武昌县教谕和广西陆川知县期间,以其清廉正直和勤政爱民著称。其诗作风格独特,与海瑞、王弘诲等文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并留下了许多传唱一时的佳作。
《寄胡我溪昆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诗中的万松亭下寒溪桥,展现了一幅清幽的自然画卷。走马冲泥的艰辛,更凸显出诗人不畏劳苦的精神。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在其诗歌创作中显露无遗。
诗中的“入帘庭草连荆树,出谷莺声遍柳条”两句,更是将自然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结合。这既是对朋友的深情怀念,也是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寄胡我溪昆仲》这首诗不仅是张子翼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他个人品格和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