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行人庙

英风萧瑟庙荒芜,千古还嗟烈丈夫。
市上吹箫频赛社,祠边种梓任樵苏。
不劳五战曾空郢,犹剩孤魂看破吴。
潮汐至今排雪浪,素车白马怒号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伍行人庙》是明代张元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伍行人庙为背景,通过对古庙荒凉景象的描绘和对伍行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元凯,字左虞,明苏州吴县人,少习《毛诗》。他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但因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的张元凯,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英风萧瑟庙荒芜,千古还嗟烈丈夫。市上吹箫频赛社,祠边种梓任樵苏。不劳五战曾空郢,犹剩孤魂看破吴。潮汐至今排雪浪,素车白马怒号无。
  • 翻译:庙里英风已逝,荒凉无人,千年之后仍叹息着那英勇的战士。市上吹起悠扬的箫声庆祝赛社,祠边种下梓树任由樵夫砍伐。战士们无需经历战争便能成功保卫城池,但只有那些孤魂仍在看着这片土地被攻破。潮汐至今还在冲刷着沙滩上的波浪,白色的车辆白马在怒号。
  1. 诗歌鉴赏
  • 景物描写:诗中通过荒凉的庙宇、市上吹箫和祠边种梓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
  •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怀念。通过对伍行人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于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外患内乱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张元凯通过对伍行人庙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
  • 个人境遇:张元凯自身也经历了一段不得志的时期,他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因此,这首诗也是张元凯个人境遇的一种反映。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对伍行人庙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怀念。
  • 思想内涵: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对伍行人庙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伍行人庙》作为明代张元凯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而且在艺术上也展现出了较高的成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