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荒凉日,犹题伍大夫。
梓存悲兔伏,茅散病鸱呼。
西战啼哀郢,东门看破吴。
可怜行乞客,市上一箫孤。

伍行人庙

古庙荒凉日,犹题伍大夫。

梓存悲兔伏,茅散病鸱呼。

西战啼哀郢,东门看破吴。

可怜行乞客,市上一箫孤。

注释:

  • 伍行人庙:指纪念伍子胥的庙宇。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被楚国陷害而逃亡,后帮助吴国打败了楚国,但最终被楚平王赐死。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吴地建立了伍子胥庙。
  • 古庙荒凉日:指寺庙在荒废中度过了很多年。
  • 犹题伍大夫:仍然在庙中题写了“伍子胥”的名字。
  • 梓存悲兔伏:用梓木来保存子胥的故事。“梓木”指的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木材,这里用来象征伍子胥的事迹和精神。“兔伏”指的是伍子胥在逃亡过程中曾扮作兔子潜伏过。
  • 茅散病鸱呼:茅草被风吹散,像是鸱(猫头鹰)在呼救。这里的“茅散”形容环境荒凉,“病鸱”则暗示着伍子胥的遭遇如同被迫害的鸱鸟。
  • 西战啼哀郢:指西楚国的战争,这里以“郢”代指楚国。“啼哀”表示战争带来的哀伤。
  • 东门看破吴:指吴国东门被攻破的情节,这里用“破吴”来指吴国的灭亡。
  • 可怜行乞客:指那些流浪乞讨的人。
  • 市上一箫孤:形容市场上的孤独,“一箫”指的是吹奏乐器的竹管,这里用来形容伍子胥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的伍子胥形象高大而悲壮,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庙宇的荒凉和行乞者的孤独,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