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闺中四时曲春

草长花落遍关山,久客翻愁归路艰。
遂使子规空叫月,三春不见有人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客闺中四时曲春》是明代诗人张元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张元凯是明代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因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后因功不得叙而归隐。他在酒醉之时畅谈天下事,并慷慨激昂。由于他的不得志,他常借酒浇愁,但最终未能如愿。工于诗歌创作,有《伐檀斋集》传世。

  2. 诗歌原文与解析

  • 草长花落遍关山,久客翻愁归路艰。遂使子规空叫月,三春不见有人还。
  • 这是《和客闺中四时曲》中的“春”篇,描写了春天草木茂盛、花儿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因久居他乡而感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子规鸟的叫声在月夜中显得更加凄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鉴赏与评价
  •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草长花落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诗人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 张元凯的诗歌多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和客闺中四时曲》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的表达,使他的作品在明末清初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和客闺中四时曲春》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张元凯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此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对于欣赏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了解并学习这首诗不仅能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感受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