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花落遍关山,久客翻愁归路艰。
遂使子规空叫月,三春不见有人还。
【注释】
和:应和,即唱和;
客:指在外地的客人;
闺中:女子的居所;
四时曲:四季之歌。这里泛指写景或抒情的小诗;
春:一作“愁”字。
【赏析】
此诗为客中所作,抒发的是久客思归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时间——春天。春草长、花开落,关山遍插花旗(即边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疆春色图。春色撩人,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作者却在这大好春光中,心情却格外凄凉。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身在异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更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所以心中不免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苦楚。
第二句,诗人把这种愁绪进一步加深。为什么说“翻”呢?翻是转的意思,说明这种愁绪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消除的。那么它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从诗的内容看,应该是由“久客”造成的。久客不归,日久生怨,怨则愁。
“遂使子规空叫月,三春不见有人还。”这句是说,月亮都照着关山,但是关山之中却连一个人影也见不到。子规又叫杜鹃鸟,相传是蜀帝的化身。传说杜鹃夜啼,是为给人们送行。这里的“空叫月”是说杜鹃夜啼的声音很大,但却无人应答。“三春不见有人还”,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也没有一个人回来,而自己只能在这孤寂寂寞之中度过时光,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啊!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异乡所见景物和内心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清哀婉,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