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住尧峰山寺示瑞上人

谁谓东南山不高,尧峰之岭何岧峣。
等闲鹳雀飞不过,无数蛇龙卧自骄。
冥冥苍霭云树乱,风雷常走山之半。
黯惨岩扉昼不开,欹斜石磴危疑断。
凭陵眺瞩郁嵯峨,一起一伏山如波。
逶迤尽逐五湖去,琉璃碗内盛青螺。
振衣千仞寂不语,■然长啸应孤屿。
黄鹤仙人招不来,扁舟范蠡从兹去。
落落乾坤何不容,吴水吴山几万重。
此身不啻如一蚁,安能局蹐悲途穷。
头颅犹黑舌犹在,犹堪一日三千钟。
生儿宁尽如仲谋,马上何须羡乃公。
英雄事业流水尽,五陵荒草秋风紧。
世界浮生大梦中,空华倏忽看朝槿。
远公近借青莲室,猿猱麛鹿同招隐。
闭门满地白云流,风吹松花堕金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住尧峰山寺示瑞上人》是明代诗人张元凯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进行更详尽的介绍:

  1. 作者: 张元凯
  • 生平简介:张元凯,字子翼,号东篱,明代文人。他生活在明朝中晚期,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张氏一生涉猎广泛,尤其对诗歌和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创作。他的诗作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壮阔,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流露,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1. 原文内容
  • 首句:”谁谓东南山不高”,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张元凯的写作意图,即质疑传统的观念,认为东南之地的山并非不高大。
  • 次句:”尧峰之岭何岧峣”,进一步描绘了尧峰山的壮丽与峻峭,用“何岧峣”形容其高耸入云的景象,形象生动。
  • 第三句:”等闲鹳雀飞不过”,这句诗表达了尧峰山的险峻程度,即使是普通的鸟类也难以飞越,突显了其自然之美。
  • 第四句:”无数蛇龙卧自骄”,以“蛇龙”比喻山上的岩石或树木,暗喻它们傲视群生,展示出一种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 第五句:”冥冥苍霭云树乱”,描述了山间云雾缭绕、树木参天的景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第六句:”风雷常走山之半”,通过“风雷”这一自然界的象征,表现了山的气势磅礴和不可阻挡。
  1. 赏析
  • 艺术手法:张元凯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如“等闲鹳雀飞不过”不仅形容了山的高度,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春日住尧峰山寺示瑞上人》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