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澜伯

水泊山栖分自甘,我留君去意何堪。
几回雨雪三槎上,强半莺花五坞南。
宰木空惭归远梦,扁舟犹忆载余酣。
从今莫惜频相顾,灯火虚斋迟笑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许澜伯》是明代张扆创作的一首古诗词。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张扆,明代诗人,其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 张扆创作《寄许澜伯》的时代背景是明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兴盛的时代。
  1. 诗作原文
  • 根据《寄许澜伯》的全文,可以了解其内容为“水泊山栖分自甘,我留君去意何堪。几回雨雪三槎上,强半莺花五坞南”。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
  1. 诗意解析
  • “水泊山栖分自甘”,意味着诗人与朋友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隐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然与超脱世俗的心态。
  • “我留君去意何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 “几回雨雪三槎上,强半莺花五坞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雨雪交加,船只摇摆,莺歌燕舞的春景映衬着别离的哀愁。

通过对《寄许澜伯》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